Search

「《大關節帶小關節》實際練習篇」 --手指建立系列

  • Share this:

✨《大關節帶小關節》實際練習篇✨

鋼琴演奏技巧不外乎三個面向,強度、速度和運動模式。其中運動模式有許多部位需要練習,今天要帶大家練習手指掌關節的靈活度!

關於「大關節帶小關節」的手部運作模式觀念,嚴老師在之前的影片已有解說,那麼實際如何練習?如何檢查自己是否做對?學生每隻手指可能遇到的狀況是什麼?大拇指要訓練的動作?也盡可能透過這部影片來討論。

掌關節靈活度要單獨訓練,每隻指頭的狀況不盡相同,甚至有學生對於自己左右手差異之大,驚嚇到懷疑人生(我到底過去十年在幹嘛~~抱頭掉入漩渦😱)

很多人快速音群手動不了、阿爾貝堤低音老是跌跌撞撞、半音階手整個卡住,原因很可能出在該手指的掌關節根本不靈活,所以手掌、手腕、手臂進行了代償作用,愈用力愈彈不快,惡性循環就悄悄地發生了。

很多時候不是拼命在鋼琴前苦練就會有回報,如果我們不理解手部運作原理,那麼你很可能會花了數十小時練習卻徒勞無功喔!🌷

👇《大關節帶小關節—觀念篇》
https://youtu.be/QdXnyThC8E4


Tags:

About author
手指流動狀態fingers-flow由Dawson 老師提出 這是一個超乎頭腦認知的狀態,「手指建立」後你能感受到放鬆沒有任何操控順應自然往前彈奏,這是Dawson 老師長年從氣功瑜珈,以及各式運動原理所發現,這一個創建具獨特性,也與傳統思維相違,也因此才能看到以往看不到如此大量成功的案例,甚至讓已受傷的學生再度彈琴,這將是鋼琴演奏的歷史轉戾點 更重要的是,這個方法已經以科學化清晰的步驟來實踐,讓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經歷放鬆的最後流動狀態 所有影片皆由Dawson 及嚴老師用心拍攝,如有引用,請註明出處。
View all posts